「學藝員是禍根」?: 談日本博物館文化教育與觀光推廣之兩難(上篇)

文 / ALYNEKO

你到日本旅行時,曾參觀過博物館、美術館嗎?

你曾想過博物館、美術館員、研究員的工作是什麼嗎?

博物館、美術館是學術教育機構?還是推廣觀光的設施?

某天,我經常瀏覽的日本新聞頁面中,出現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學藝員 [1] 是禍根!」(学芸員はがん。) 念藝術史的日本友人也上傳了一張國立西洋美術館廣場前,羅丹的青銅群像,有各種苦思和哀痛神情,再附上這句話,透露既灰心又諷刺的心情。

圖片 1
國立西洋美術館前廣場的羅丹像

藝評家布施英利則是附上葛羅伊斯(Boris Groys)在《藝術力》(Art Power, 2008)的話:「近現代的藝術家開始憎恨、輕蔑策展人。因為他們對於策展人的介入感到懷疑。」我心想日本的藝文圈發生了什麼事?仔細鍵入關鍵字,詳讀報導後,才知道原來是官員又失言了。

爭議來自日本地方發展的官員山本幸三的言論。他在今年4月16日出席滋賀縣大津市的地方發展研討會,回應關於振興地方觀光的議題時,脫口說出:「我認為阻礙地方觀光最大的禍根就是文化學藝員,因為他們完全不具觀光的心態,需要一舉清除才行。」[2] 此話一出,引起了各界極大的風波與討論。

當天山本幸三是發表「加速地方發展戰略:全國優秀案例」的講題,演講結束後,長濱市長藤井勇治請他就促進外國人來日觀光,提出具體的建議。他回答活絡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並舉出國外某知名博物館,曾為了進行大幅的改建,開除一批強烈反對的館員,因而獲得成功的案例。反觀,京都的二条城,不僅沒有英文導覽,更因文化財法規禁止用火、用水,自然無法進行插花或茶道,這類促進觀光的活動。會後,他在媒體的包圍下受訪說到:「日本的學藝員若是死守傳統的形式,不僅無法變化出吸引外國觀光客的展演方式,更無益提振觀光。」再度強調日本「觀光立國」的重要性。

「禍根說」的隔天(17日),山本幸三旋即致歉,表示那天的發言很不恰當,誠心道歉並撤回言論。不過他也解釋,日本的文化資源是吸引外國觀光客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學藝員除了專業知識外,都必須抱有促進觀光的心態。他今後也會盡全力推廣地方觀光,並沒有辭職的意願。

山本幸三的說法,引起爭議的原因,首先是他對於學藝員專業的輕蔑態度以及所屬職責的誤認,例如有人提出「每年吸引許多觀光客的羅浮宮,館內難道沒有學藝員嗎?」「學藝員的義務,不正是讓文化財延續100年、200年?」「學藝員是活化社會教育中博物館的專家,他們收集、保管、研究有關歷史、藝術、民俗、產業、自然科學等資料,居然說他們是禍根!」另外,關於他舉出的國外知名博物館開除說(後來證實是指大英博物館),以及二条城的文化財法規(條例中明文禁止用火)與國際觀(二条城已有英文導覽),都遭到當地專員的否認。再再顯示他對於國外與國內藝文機構認知的狹隘。

不過,網路上也有人支持他的看法。譬如政治名嘴八幡和郎指出,日本國內有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只是歷史學者為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是確保直屬子弟兵的職位所設,又或是為了維護有力人士不重要的捐贈品。任意開設的場館,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八幡和郎更建議日本的博物館或美術館的館藏品,原則上應每十年檢討一次,每二十年進行淘汰或更新。

此外,也有日本民眾將博物館、美術館展場中,維護展場秩序的工作人員,誤認為是學藝員,以為學藝員的工作很輕鬆,僅是坐在椅子上而已。但其實他們另有職稱是「看視員」(日文),主要的工作是避免民眾破壞展品,為其導引方向與解決現場的問題。我在日本看展的時候,也經常看到這些「看視員」,還曾經因為拿出原子筆記重點,遭到柔性勸說,委婉地遞上館內準備的鉛筆(為了避免破壞展品,日本博物館、美術館內限用鉛筆)。他們比較像是我們博物館裡的志工或展場專員,直接服務於觀眾,工作同等重要。

由此可見,普羅大眾對學藝員的工作,仍是霧裏看花,不甚明瞭。儘管日本許多館方早已舉辦過「一日學藝員體驗工作坊」的活動,但經過此次事件,為了讓民眾更瞭解「學藝員」或「看視員」的工作,各家博物館、美術館均透過傳播速度較快的社群網站,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自身的工作職掌。[3] 又如國立新美術館更在官方推特上,以「看視員」的角度,不定時發表日常工作的紀錄。第一則的部分,新美的看視員正提醒黃金週連假前來觀展的民眾,美術館為了保護作品,需要維持低溫,請自備外套,若無館方也有提供出借保暖披肩的服務。另一則,看視員建議觀眾可事先在網路購買「草間彌生展」與「慕夏展」票卷的訊息,避免連假當天大排長龍。藉此,希望大家能更了解兩者的差異,進而尊重彼此。

圖片 1
國立新美術館 官方推特截圖,介紹「看視員」的日常工作。

[1]日本的學藝員屬於國家考試,亦可經由修習學分與實習獲得證照。他的身分等同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的研究人員或策展人,主要從事館內的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推廣等工作。有關學藝員詳細的職責與培訓過程,可參照張妃滿,〈進入藝術的世界——談日本博物館學藝員的培訓制度〉,《美育》135期,2003年。邱明嬌,〈日本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學藝員〉,《臺灣美術》32期,1996年。

[2] 原文:一番のがんは文化学芸員と言われる人たちだ。観光マインドが全くない。一掃しなければ駄目だ。

0001 (1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