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逸欣
在近代英國的中國文物收藏群體中,除了各方收藏家佔有關鍵地位之外,古董商的角色亦不可忽略。他們不僅是藏品的提供者,也可以是知識和品味養成的促進者、策展人、甚至是文博機構的捐贈人。活躍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約翰·史帕克斯 (John Sparks,1854-1914) 與其公司,便曾在倫敦的東亞藝文界裡具有一席之地。透過認識史帕克斯的事業發展,期待能進一步探究古董交易的運作模式,亦可剖析當時藝術市場的豐富面向。

從商船長到古董商
巴黎出生、倫敦成長的史帕克斯 【圖1】,是一位孟買英籍藥商的兒子。因家人工作影響,他自小就熟悉國際貿易的商務活動,從學校畢業後,便加入商船隊伍。由於公司經常接獲東方國度的訂單,他逐漸對中國和日本兩地的藝術文化產生興趣。當時在東印度貿易傳統中,無論是船長或水手,都被允許從事私人的小型進口生意,史帕克斯也不例外。在遠東行旅當中,他持續購買不少當地的裝飾物品,然後再帶回英國販售。不久為了儲貨便利與買賣之需,他即在曼徹斯特廣場 (Manchester Square) 旁建立起自己的零售商行。但碰到存貨不足或必須出航時,店面也時常遭遇到關門歇業的窘境。1887年史帕克斯為了照顧家庭,遂離開海運船務工作,專心致力於日漸茁壯的東方藝術買賣。
一般說來,當時若要成為一名古董商的訓練模式,不是接受傳統的學徒制,就是遵循繼承家族企業,以便從中學習經營手法和人脈關係。就這點來看,史帕克斯是頗不尋常的,他其實是經由進口藝品的兼差工作而自學起家。儘管沒有像其他古董商擁有良好的生意聯繫,但他卻對遠東貿易有著第一手的實務經驗。相較於多數同儕未曾踏足遠東地域,史帕克斯不須透過他人仲介牽引,便能夠從海外買賣中選擇並進口他所想要的物品。這種直銷供貨的方式,讓他可以依照倫敦當地顧客的最新需求,而迅速地從出貨地加以調整商品款式。因此史帕克斯很快地在英國古董商界中崛起,展現出一鳴驚人的國際化商業型態。而這也成為日後他店中的一種規習,從此留傳著幾個世代之久。
事業營運內容
1902年史帕克斯在倫敦市中心的公爵街 (Duke Street) 上開辦店面,另外也在附近租下幾間存貨倉庫,以方便維持他的運貨狀況。儘管無照片存留,但透過文字紀錄指出,仍可得知他的店內裝潢極具現代化,有著最新科技如電話和電氣照明設備。起初史帕克斯的經手項目多以日本藝術為主。但到了20世紀之始,為了因應英國市場所需,他也開始涉獵中國陶瓷等工藝品。在1902年一本藝術藏家雜誌《鑑賞家》(The Connoisseur) 裡的一則廣告中,史帕克斯宣稱他有「上等的日本和中國藝術品,包含著現代與古代」,庫存來源則是經由其「在天津、橫濱和神戶等地的代理商」而獲得。除此之外,史帕克斯也時常從老牌拍賣行如佳士得 (Christie’s) 和蘇富比 (Sotheby’s),以及知名古董商如山中商會和運通公司之處購買作品。
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通常是店中最為繁忙的時候,而淡季期間也須從事採購存貨的例行工作。此外在首都城內的各類重要活動和展覽,與耶誕等傳統的節慶,常會帶給零售業者額外的商務機會,對公司營運產生影響。譬如在1902年7月至1903年8月之間,店裡生意在暑期時,其收益總額只達到春天旺季的1/10而已。其餘時節像10月、11月、4月到6月皆屬旺季,月收入金額都可到達約2,000鎊左右。在銷售服務方面,史帕克斯不僅處理物件的包裝和運送,更細心打理裝裱與維修工作,盡其所能地來滿足藏家需求。若遇到拍賣場合,他亦代表客戶進行投標。他的傭金是得標價的5%,通常包括拍賣前的作品檢視,以及在品質與價值上提供建議。
買家顧客與皇家權證
根據史帕克斯的早年帳目資料顯示,那時約有超過400餘位的客戶帳號。其中屬於貿易同僚和服務單位者,有古董商、批發商、進口商、百貨公司、拍賣行、展覽仲介和包裝商等。而在個人顧客當中,則有不少是受封的貴族成員,包括皇家贊助者威爾斯公主 (Princess of Wales) 和康諾公爵 (Duke of Connaught)。收藏機構如南肯辛頓博物館 (South Kensington Museum),也是公司的主顧之一 【圖2】。以1901年至1906年期間為例,店家的客戶群大部分都是男性,只有少數女性客戶資料被記錄下來,多是男性顧客的妻子或親屬。這些訊息顯示出史帕克斯營業身分的彈性頗大,不但是一間藝廊和古董店,也是一家進口頂級精品的買賣業者,亦證明其具有優秀能力,提供客戶所期盼的各種作品。


在老史帕克斯過世之後,由其子彼得 (Peter Sparks,1896-1970) 繼承公司並發揚光大。店家不但先後從英國瑪麗王后 (Queen Mary,1867-1953)【圖3】、伊莉莎白女王皇太后 (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1900-2002) 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 (King Gustaf VI Adolf of Sweden,1882-1973) 等人手中獲得至高榮譽的皇家權證【圖4】,更拓展事業範圍至美國地區,舉辦過數場隆重盛大的展覽會。而且在現今拍賣市場上,附有史帕克斯販售收據的工藝文物【圖5】,更是作品質量與美學品味的嚴選保證,而獲得各方競標者的關注。從一介遠東貨務船長,轉身成為皇家認證的頂級商家,史帕克斯的案例不但讓我們認識到在19至20世紀之交,一位傳奇古董商的生成與發展,也具體說明了當時英國藝術市場裡中國文物交易的起伏動盪,為研究收藏文化提供一個不同的觀察視點。


參考書目
- “Death of Captain Sparks,” West London Gazette (April 25, 1914), p. 5.
- Ching-Yi Huang, “John Sparks, the Dealer and Chinese Art in England, 1902–1936,” PhD dis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