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幕後」提至「幕前」:《物導向本體論》國際創作工作坊筆記

文 / 陳蕉

沿著台11線,巴特虹,這個噶瑪蘭語中的「萬物生養休息之地」,在公路邊逐漸出現在眼前。因為臺南藝術大學《物導向本體論》國際創作工作坊的緣故,我們來到了後山。[1]

與其說巴特虹岸因為我們的出現,而有著什麼樣的活動正在發生,不如說,有一張綿密的「物」(la chose)之關係網,正在那裡織就著。我曾經在工作坊專刊寫下這番感受:

「乘車而來的外地人數十名、無時不在的海聲、往往來來的浪、刺目的陽光、舖滿海床的各種灰階卵石、表皮光溜溜的漂流木、崩落的混擬土塊、溪海相接處的隧道、墜道口逆著的天光、工作室邊飄散著餿水怪味的大水溝、水溝裡滿滿的空心菜聚落、海岸公路上失心急馳的車、不停在馬路兩頭冒險穿越的幾隻大大小小的狗、以「車」「船」「人」數量為唯一紀錄對象的海巡紀錄表、全日不同時段的各式蟲鳴、盤旋的鷹、飛上飛下的雀、山羌的吼叫聲、快跑慢走的雲、有時涼軟有時號叫呼呼的風、投落海面不斷變色的雲影、閃爍的星海、墨黑無底的夜空、高高地種在半島上的黃稻子、傳說在稻田裡跳舞的山豬以及驅逐山豬用的音樂、阿拉伯語般神秘的葛瑪蘭話、永遠呈上揚語調的原住民軟感口音、傳說可以喝酒喝茶的檳榔攤、東北季風拍打的樹、矗立眼前深綠的大山、夜裡營地被風甩得半天高的空帳篷、感冒病毒至少兩型(一型腸胃型、一型導致喉痛倦怠)、被風翻著白色葉背的山樹、月桃心苦涼絲黏的口感、有刺的苦味野菜、傳說該地區三種不得了的蛇、刺蔥樹上的蟻窩、落單的虎頭蜂、箭叢般的月桃林、廢棄的國小以及它裡頭的:綠外罩氣象局地震監測器、磁磚剝落數塊但觸感清涼高度親切的升旗台、教室門邊高高從牆面長出的山蘇一株、佔著一整面牆的電腦鍵盤大圖、講桌上精神奕奕的淡橘色塑膠花、樓梯入口地面一大片綠白斑斕滿到已溢出建築體的合果竽、福馬林浸泡的無時間感幼雞標本、斑駁得近於完美的教室內牆漆、閃爍著LED紅字,並且永遠必然錯過一星期時間的裸露數字鐘。」[2]

陳蕉圖1電子鐘
張根耀、王國印、黃庭輝、黃昱昊、高詩雅,《電子鐘》,2017,磯崎國小現地製作。攝影:王國印

這一整串Bruno Latour式的物之列表,是諸物與同樣身為物的我們的一種接觸紀錄。但這裡所說的「物」,並不是「客體」(l’objet)這個字的等義詞。因為客體之所以是客體,是透過主體的活動而確立的。然而,「物」卻獨立於人的視野,它讓人的參照價值失準。既然藝術終究是一種感性活動,從感性上去逼近那些遮隱住的「幕後」,或許是我們可以和巴特虹岸諸物建立起關係的方式。人們習慣於安穩放心地忽視那個「幕後」,但藝術家卻可能從感性上,直接面對物、提取出它的「自在自為」。

工作坊的分組創作中,《電子鐘》可被視為一個精采的例子。部落中廢棄的國小課室,原本早已封住了一個自外而獨立的時間-空間。打開教室門,那裡卻沒有廢墟的傷感或愁悵。先吸引住目光的,是斑駁牆面上的一顆LED裸露電子掛鐘。它既安靜又昂揚。仔細觀察,紅中帶橘的燈粒顯示的時間,整整提早了一個禮拜。也就是,不管什麼時候來,註定永遠要晚了一個禮拜、註定永遠要錯過一個禮拜。關於那個永遠錯過的一週,觀眾永遠無法參與。它只和課室中的地球儀、標本罐、平底燒瓶…,兀自共同存在於那個既沒有主體,也因此沒有客體的時間-空間中。就如同課室講桌上那盆精神奕奕的塑膠花,它無需附掛在人所賦予的任何意義或時間。

陳蕉圖2電子鐘2
《電子鐘》裝置過程。攝影:黃庭輝

《電子鐘》小組成員的介入,主要有兩個部分:驅車至花蓮市區買了一個電子鐘後,將時間調快一個禮拜、拆除面板、選定位置掛上;從課室既有物之中,選定某些性格特別強烈的物,例如塑膠花、地球儀、標本罐等,接著在空間中強調它們。

在這個工作坊的創作與生活練習中,我們既不是如同科學理論般地,企圖精準地去描述、再現一個自外於我們的物世界。也不打算將它視為一個不可知的世界,並從此畫上一條分隔線,將它們隔開。我們在其中學習著如何稍稍放棄以人作為中心本位,試著也讓自己成為物之關係網中的一個物,與諸物相會。嘗試著讓持續變換不定的陌生觀點,改變唯人獨尊的單一視點。

[1] 參與者有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Elsa Brès、陳松志、陳蕉、Gabriel Desplanque、黃建宏、顧世勇、許家維、潘正育。(以姓氏的羅馬拼音字母排列)創作工作坊的簡介請見:http://art.tnnua.edu.tw/experimental/about.php?action=init

[2] 陳蕉,〈巴特虹岸的物之一部分表列與關係網〉,《諸物默會:物導向本體論當代藝術國際部落論壇暨藝術創作工作坊專刊》,台南,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2017年10月,頁41。

撰稿人簡介-陳蕉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