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口罩上美術館:《在瘟疫的天空下》從藝術反思病毒蔓延的當今世界

文 / 王鈺惇

在病毒仍持續恣意肆虐的景況裡,戴著口罩出入公共場合似乎是不可避免卻又必要的事,但是,當前往參加藝術銀行的開幕展覽《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看見每個人臉上的口罩時,我依然驚訝不已,那畫面就像是幅壯觀奇異的景象,因藝術品和醫療口罩,這二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物品存在於同個空間,實在太違和。藝術銀行,是文化部為鼓勵台灣藝術家創作而成立的藝術機構,小巧精緻的空間裡宛如聚寶盆般收藏了許多台灣藝術家鬼斧神工之作,而此次展覽的主題是「在瘟疫的天空下」,亦透過許多台灣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敘述著近期因新冠病毒我們人類所面臨的各種情況,從某種程度來說,身為參觀者並戴著口罩的我們,也巧合地成為展覽中藝術品的一部分。整個展覽區分為五個部分,包括:「人的偏見與他者的孤獨」、「全球化」、「移動性與傳染」、「監視與隔離」以及「共生:健康一體」,依序敘述著病毒蔓延下世界所產生的各種現象以及未來人類對於病毒應具備的應變機制與態度。

遭病毒感染的心靈

展覽當中探討著疾病不僅侵略了我們的肉體,更侵蝕了我們的心理。我們變得比以往更加敏感、多疑、防禦性強,尤其當聽到他人的咳嗽或噴嚏聲時,直覺地認定其為病毒的帶原者,並盡我們所能地遠離他/她,視疾病和病痛如洪水猛獸,為那些患得疾病的人貼上同樣的負面標籤。「如果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患病, 那對於患者而言最不幸的事則是孤獨地患病。」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1]一書中提到。 在藝術家蕭筑方和杜建旻的創作中,皆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孤獨的感受,前者作品為〈Help Me〉,其畫面中人物的臉淌流下的黑色眼淚、巨大的Help me 字眼,以及上方滴滴流瀉的黑色顏料下無數個me,呈現了孤獨者在脆弱時刻的內心回響,後者的〈真空系列〉畫中主角躺在廣大的白色背景之中,空無一人的單調背景使得主角看起來更加渺小,也彷彿訴說著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獨。

蕭筑方,Help Me,2017,複合媒材,162x160x10 公分。
版權所有:國立台灣美術館。
杜建旻,真空系列,2006,油畫,106.1×131.1×7 公分。版權所有:國立台灣美術館。

以保護為名的監視

此外,展覽中另一有趣亦令人反思的概念,為關於個人隱私與生命安全兩者間的矛盾困境。随着科技日新月異,透過手機軟體、人體辨識等科技,對體溫的監測與患者流動的管理與上個世紀相比實在方便許多,但相對而言,在病毒肆虐的大環境下,卻也給了政府或是權力把持者正當合理的藉口,使其在以維護人民生命安全為名下,輕易地監視人民的一舉一動、蒐集個人隱私資料。在郭奕臣名為〈顯影〉的藝術作品裏頭,是以數百張從世界各地監視器所捕捉的畫面所組成,在不同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畫面,包括偽裝成聖誕老人在午夜大街上走來走去的中年男子,或者是既好奇又驚訝地盯著螢幕瞧的烏鴉。但是,此些影像同時也暗示著監視的力量是何等強大,穿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而流行病則意外成為一些當權者獲取人民隱私與資訊的正當手段。

郭奕臣,顯影,2013,攝影,60 x 793 x 3.5 公分。版權所有:國立台灣美術館。

生物一體的未來

展覽除了訴說病毒肆虐下的各種情況,更為當前的景況與人類的未來提供了全新的思辨視角與可能性。該概念側重於人類視病毒為敵人並欲除之而後快,但事實上,人類、動物、環境以及病毒,彼此是交互生存的關係而非各自獨立的個體。在藝術家徐睿甫的創作〈我們本是一體〉,在動物的剪影中,細膩地刻畫著不同的生態系統,暗喻著各個物種間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本質關係。

徐睿甫,我們本是一體,2011~2013,素描,全尺寸 63 x 366.5 x 4.8 cm。版權所有:國立台灣美術館。
徐睿甫,共生,2014,素描,103.3 x 103 x 5 公分。版權所有:國立台灣美術館。

整體而言,此展覽所帶給觀者的不只是藝術品本身,更多的是切中時弊的展覽脈絡所產生的反思與共鳴。在疫情流竄的當今,藝術與展覽絕非無用武之地,其所帶給我們的不只視覺的藝術饗宴,亦是對現況與未來的思考。

展覽訊息

展覽回顧請詳見藝術銀行官網公告: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00073&request_locale=tw

《在瘟疫的天空下》線上展覽:

https://artogo.tw/#/exhibition/underskyofplague/exhib_3d


[1]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程蘶譯,《疾病的隱喻》,(台北:麥田出版,2012) ,頁72-73。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