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怪奇藝術史》 序言

文/曾少千

兩冊系列單元簡介

《漫遊按讚藝術史》一書共有八單元,由「藝術史是什麼」開場,簡要介紹藝術史的疆域、素材和基本方法論。接下來三個單元「創作意志」、「追尋認同」、「社會鏡像」,討論近代到當代藝術家的主體性和社會角色,分析他們如何發揮創造力,尋求文化認同,對於身處的時局提出省思和動人的圖像。除了探究藝術家之外,藝術史的關懷重心也擴及宏觀的歷史脈絡,因此「東西方相遇」、「風景印記」這兩單元討論文化衝擊和交流、自然環境和城鄉變遷的具體例證。最末「收藏和市場」、「策展新挑戰」兩單元,帶領讀者了解藝術史在市場行銷、博物館展示的實際操作,從觀眾接受面和政治經濟的角度探索藝術史。

《漫遊怪奇藝術史》同樣以八單元組成,由「解謎線索」揭開序幕,邀請讀者一起調查「辦案」,逐步掌握藝術解謎的根據和線索。接著,我們從「影像幻術」單元,了解各種視覺技術如何操作真假難辨的戲法,在「版畫藏奇聞」當中,飽覽東西方版畫作品的奇趣神采,看到版畫發揮的社會影響力。「性別視角」、「身體和存在」兩單元,討論近代到當代藝術中的人體再現和性別觀點,並從藝術史反思權力關係和哲學倫理。接下來的「視覺敘事」單元,解析繪畫圖像和電影片頭的視覺語言,如何表達或提示故事情節。最後,「流行風潮」、「跨界匯流」兩個單元,透視藝術史和流行文化的緊密關係,時尚、動漫、電影、社群媒體皆和藝術互相激盪出精彩的火花。

以八單元組成的《漫遊怪奇藝術史》,透過圖文並茂的頁面期望引發讀者對藝術史的興趣

凡人視角、兼具感性和知性

透過圖文並茂的頁面,本書期望引發讀者探索藝術史的興趣和好奇心,以深入淺出的解說,帶領讀者進入感性和知性交融的藝術史。我們用凡人的視角觀看和談論藝術史,而不是歌功頌德永垂不朽的天才傑作。換言之,我們不願神格化藝術史,也不想自抬藝術史研究者的身價。而所謂的凡人,是指生活在這時代的市井小民兼藝術史愛好者,具備藝術史的素養和視野,懷有研究和書寫藝術史的熱情。雖然凡人沒法全知全能,其講述的是局部的、小寫的藝術史個案,也沾染今日的眼光看待歷史,但篇篇短文卻是實實在在經過跋涉和錘鍊的知識結晶。

《漫遊怪奇藝術史》目錄
《漫遊怪奇藝術史》目錄

來自本地學術界和藝術界的集體發聲

坊間藝術史書籍大多是翻譯外國出版品,罕見來自本地學術界和藝術界的集體發聲。這本書是由台灣作者群用心打造的難得成果,用道地直白的語言講解藝術史的重要課題。為了呈現作者群的具體面貌,我們在每篇文章末特別開闢「快問快答」專欄,讓幕後的作者走到幕前,回應一些簡單有趣的問題,例如:最打動你心的藝術作品是什麼?最想和哪位藝術家聊天?藝術史讓你最開心或最痛苦的地方?你最想成立什麼樣的美術館?從作者們的回答,可以瞥見人人都有令他/她心跳加快的藝術作品和心靈發熱的神馳時刻,人人也有為藝術史憂煩的難眠理由。當你讀到「快問快答」專欄,便能撫觸到每個作者的喜悅和掙扎,知曉他們關於未來美術館的奇思妙想。原來,藝術史這門學科並不是冷硬枯燥的,它的知識生成和研究者的生命體驗互相交織,富含人性的溫度和韌性。

特邀作者王聖閎「快問快答」專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