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有台味的網路獵奇圖像,〈大俠梅花鹿〉、〈王哥柳哥遊台灣〉、〈蛇郎君〉大概算名列前茅。這些老台語片的海報,都出自今年九十五歲的陳子福先生之手。

說到最有台味的網路獵奇圖像,〈大俠梅花鹿〉、〈王哥柳哥遊台灣〉、〈蛇郎君〉大概算名列前茅。這些老台語片的海報,都出自今年九十五歲的陳子福先生之手。
卡蜜兒‧羅倫給我們一個難忍的、沒有安慰、充滿記憶裂口的的《小舞者》版本,不只反映事實的闕如,也透露了真實的黑暗面。
卡蜜兒‧羅倫的《十四歲的小舞者》,企圖以書寫來幫助模特兒瑪莉‧凡‧戈登,從竇加的視覺客體脫逃,成為具有獨立生命的主體。
超現實主義和幾何學一樣,是卡提耶-布列松取之不盡的泉源。他曾說:「超現實使我學到攝影鏡頭,如何在無意識和偶然的瓦礫堆中,進行搜索。」
卡提耶-布列松為現代攝影史上的典範,他精準的構圖美學和細膩的現實觀照,常為人稱道。然而,他著名的「決定性瞬間」一說,卻常引人誤解。究竟他如何看待攝影?他和現代藝術之間有什麼淵源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