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全球疫情嚴重的年代回顧,發現1980-1990年代在那些與現代主義傳統攝影若即若離的表現中,竟曾經有些被定義(戲稱?)為「閉關藝術」,不禁令人感到分外好奇。

從今日全球疫情嚴重的年代回顧,發現1980-1990年代在那些與現代主義傳統攝影若即若離的表現中,竟曾經有些被定義(戲稱?)為「閉關藝術」,不禁令人感到分外好奇。
本月專訪,曾少千老師將與我們分享「漫遊藝術史」創立的過程與對藝術史知識傳播的期待。另外,身為撰稿人,老師最初是如何設定文章主題?
如果一張照片背後歷經編導、場面調度等操作,我們還能將結果視為「真實」嗎?
本文希望透過三位重要作家的觀察,從歷史、美學、社會文化功能等不同角度,引領讀者一同思考「攝影的本質」。
Blood Orange的前兩張唱片,幾乎每一首歌都擁有悅耳的旋律、巧妙的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