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專注於1830年代到世紀末西方藝術中的運動身體圖像,透過寫實派、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分析,發掘運動的審美感性和身體經驗。從諷刺畫報、素描油畫、到廣告海報等媒介,視覺藝術表現出社會大眾對於運動的需求和熱衷,傳遞運動所隱含的身體觀念和階級態度。

本書專注於1830年代到世紀末西方藝術中的運動身體圖像,透過寫實派、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分析,發掘運動的審美感性和身體經驗。從諷刺畫報、素描油畫、到廣告海報等媒介,視覺藝術表現出社會大眾對於運動的需求和熱衷,傳遞運動所隱含的身體觀念和階級態度。
工業革命以來機械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人們對於機械的態度始終存有分歧,藝術家們亦是如此。赫爾伯特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此時現代主義藝術廣泛地關注現代機械、科學和工業主題。
本月專訪,曾少千老師將與我們分享「漫遊藝術史」創立的過程與對藝術史知識傳播的期待。另外,身為撰稿人,老師最初是如何設定文章主題?
藝術與時尚的夥伴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十九世紀便已有許多的時裝設計師開始大量應用「藝術」來作為服裝品牌的形象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