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由女性扮裝為希臘神祇的肖像畫,在英國曾經非常流行。在1750-1770年代間,光是雷諾茲一人便接到不少希臘神祇扮裝肖像畫的委託。

這種由女性扮裝為希臘神祇的肖像畫,在英國曾經非常流行。在1750-1770年代間,光是雷諾茲一人便接到不少希臘神祇扮裝肖像畫的委託。
謝佳娟老師陸續與大家分享了許多關於英國藝術與收藏的議題。讓我們能夠更認識到通史裡鮮少被提及的英國藝術。編輯部也忍不住詢問老師,是什麼讓他踏上研究英國藝術的學術之路。
《藝術的故事》中Gombrich雖然給予布雷克正面評價,但真正對十九世紀歐洲藝術發展有起到作用的,是兩位風景畫家:透納與康斯塔伯。
英國有藝術嗎?本篇文章藉由E. H. Gombrich的《藝術的故事》來看,到底英國藝術在藝術通史書籍中怎麼被談論。
泰德藝廊身為呈現英國藝術發展的國家級美術館,從建館起在展示上便採用了當時普及的藝術史敘事方式,循著時序,陳列一地區或國家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作品。
對現當代藝術感興趣的人到倫敦絕不會錯過位於泰晤士河南畔的「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