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大眾文化的內容成為了連環畫的常見主題,其中又以改編自武俠小說和電影的連環畫最受讀者歡迎,對流行題材極為敏銳的上海出版社與連環畫家們迅速地開始根據電影來繪製連環畫。

民國時期,大眾文化的內容成為了連環畫的常見主題,其中又以改編自武俠小說和電影的連環畫最受讀者歡迎,對流行題材極為敏銳的上海出版社與連環畫家們迅速地開始根據電影來繪製連環畫。
我們可以大略推斷出連環畫是能夠快速大量印製的出版品,透過租書攤流通,對兒童與青少年讀者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本文將簡短地介紹民國時期連環畫的歷史與內容,並透過新聞報導檢視連環畫在當時招致批評的社會現象。
電影初發明的幾十年間,鮮少看到同期進入大眾生活的展覽被電影人框入攝像鏡頭,於此類似,六、七零年代載入電影史的經典作品中,「後現代/當代」藝術展覽的存在感也很低,反倒是能看到造型藝術之外的一些觀展場景出沒。
透過圖文並茂的頁面,本書期望引發讀者探索藝術史的興趣和好奇心,以深入淺出的解說,帶領讀者進入感性和知性交融的藝術史。我們用凡人的視角觀看和談論藝術史,而不是歌功頌德永垂不朽的天才傑作。
當你翻閱這本書,便踏上了藝術史的漫遊旅程。這本書是「漫遊藝術史」作者群獻給所有讀者的禮物,從過去五年網站累積的300多篇文章,再加上9篇首次露面的特邀文章,我們精心選編成兩冊專輯,邀請你一同漫遊藝術史的世界。
撰稿人張tree在今年取得了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的碩士學位,次月便以新鮮校友的身份接受漫遊小編的採訪,也藉著這次專訪,讓各位讀者沾沾這份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