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薩爾茲堡現代美術館於2022年推出《真實相片?──加拿大與美國當代攝影》特展,該展由中歐德語國家的當代藝術與攝影學者撰文,企圖收納其對於北美當代攝影發展的評述觀點。該展企圖梳理三個世代的北美當代攝影發展,提出屬於德語區國家學者一種旁觀者清的觀點。

奧地利薩爾茲堡現代美術館於2022年推出《真實相片?──加拿大與美國當代攝影》特展,該展由中歐德語國家的當代藝術與攝影學者撰文,企圖收納其對於北美當代攝影發展的評述觀點。該展企圖梳理三個世代的北美當代攝影發展,提出屬於德語區國家學者一種旁觀者清的觀點。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希望透過台灣當代藝術作品對應原有法國展覽的方式,展示更多台灣文化與研究內容,不只讓台灣的民眾看到,也以台灣文化的實力與豐富的展現為目標,提升文化輸出與藝文環境接軌國際巡展的可能性。
在台灣呈現「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覽時,雖然可以移展整個法國版的內容,但也需要在地化的過程。策劃展覽時遇到的問題,諸如為什麼亞洲的文化是由法國人來說話?台灣為什麼要做這個主題的展覽?在台灣不能缺席的情況下,要怎麼拼湊命題的新意?展現出大眾對美術館的期待?
在最原始法國展出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版本特別著重在東方的地獄,策展人朱利安.盧梭以佛教的概念為主,設法傳達中國、日本及泰國對於地獄的描繪,且在發源地印度並沒有這樣的內容。對應今生的業障,亡者將有六種不同的路徑:前往天堂、作為人回歸凡塵、成為動物、以及三種不同輕重的地獄刑罰。
《人造風景 — 城市就是裝置藝術》中,策展人陳貺怡邀請四位參展藝術家藝術家廖震平、林彥瑋、高冠羣、蔡孟閶,解構與重建「觀看」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善於將當代社會議題融入作品中的Chim↑Pom,在《所以明天也還會再見面嗎?》亦透過複合式的作品,對城市裡正發生的大量「拆毀與重建」(scrap and build)現象,以及政府藉由奧運之名所進行的城市再造運動投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