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韻璇
將「藝術史」拆解為「藝術」和「歷史」,確實概括藝術史學科的基本核心,但藝術史還包含從藝術和歷史延伸而來的各種相關議題…More Tag「藝術史」究竟指什麼?一般人多從字面上的意義來解讀,認為「藝術史」指的就是「藝術演變的歷史」。這個說法將「藝術史」拆解為「藝術」和「歷史」兩種概念,確實概括了藝術史學科的基本核心,但藝術史還包含了從藝術和歷史延伸而來的各種相關議題。若概要的描述,藝術史可說是一門於不斷變動的歷史範疇中研究、理解人類「視覺文化產物」以及自省的學科。藉由研究人類在藝術領域中所發生的過去事件及其因果關係,來了解文明資產的發展過程,進而助於理解自身與世界的關係。
若從「藝術」出發,一般讓人直接聯想到的,便是藝術品與藝術家。其中又以藝術品,為觀者最容易接觸到的對象。也就是說,藝術品是藝術概念體現的實有物,人們大多透過歷史存留下來的藝術品,作為認知藝術的主要觀照對象與媒介。因此,藝術品所展現的媒材、視覺形式、圖像、意涵、主題、藝術類型,乃至藝術品與藝術品之間的關聯性議題,它們衍生出藝術史學科中的風格分析、圖像學、圖意學,並引入其他領域的符號學、語言分析等方法。它們除了運用於對藝術品本身的瞭解與分析外,有時還能從對象物的視覺元素中,向外延伸出藝術慣習、風俗文化,甚至意識形態等問題之探討。另外,藝術品的存在,往往指向某個創作的個人或群體,因此我們會產生某些疑問:究竟藝術家創作這件作品的用意為何?他為什麼要以這種形式表現?他的取材、主題來源是否可考?其養成教育、生活歷程對他的創作理念、表現方式等,造成哪些影響?有其他外在條件或限制?如工作坊機制、贊助者的角色與地位、藝術的功能性、藝術風尚、社會思潮與活動等。如果我們把藝術品與藝術家放置在歷史時空的脈絡結構中來研究,那麼可能衍生的議題和納入考量的面向,就更加複雜了。譬如說,人們在不同時期是如何透過藝術來認識和表達世界?而藝術是如何被不同時代所認知與接受?藝術如何反映時代生活?作品、藝術家與社會之間的關聯為何?又,藝術是如何反過來影響到社會的各個面向?
那麼,我們是透過哪些管道來認識藝術家與藝術品的呢?除了設置在自然或一般公共空間的地景藝術、公共藝術和裝置藝術外,美術館可說是引導我們進入藝術世界的主要窗口。即使當今網路、影像與各種資訊傳播十分發達,不可否認的是,美術館所掌有的藝術實體物件,依然具有無可抵擋的吸引力。美術館經驗提供了人們直接面對藝術的切身體驗,而漫步在美術館的展廳中,就如同歷經一次「藝術歷史」的旅程。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感受?這些被放置在美術館的藝術品,是歷史必然的結果嗎?藝術品所處的脈絡,對其自身的內涵產生哪些變化與衝擊?藝術品與展示場域間的拉扯關係,向來是美術館機制的批判焦點。為了瞭解美術館機制的爭議性,藝術史家便開始追溯收藏展示活動的歷史根源。而我們所獲知的收藏展示文化,是源起於人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所引發的蒐奇活動。從私人收藏到公開展示的漫長歷程中,涉及了收藏內容、展示概念與型態、展示場域的轉變或分化等演變,而美術館僅是此收藏展示文化下的一種產物,且不同地域、歷史脈絡的美術館之間,也存有發展差異。就美術館展示機制而言,它的確影響、甚至限制我們觀看與認知藝術的方式。是故,藝術史學科近年來也特別關注收藏與展示文化,討論中介角色如何形塑大眾對於藝術的認知之相關問題。
最後,藝術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脈絡,也是此學科的研究重點。這裏指的是從15世紀以藝術家為中心的傳記,18世紀探討藝術與時代背景的關聯性,以及19世紀發展以來之歷史性、系統性藝術史論述的發展歷史。另外,藝術史學科還針對由藝術史論述發展而來的理論與方法加以自省,其中也囊括了對此學科成立背景之反思與批判,並重新回顧各種藝術史所涵括的主題和概念,例如從「溝通」的面向來看待藝術史,則「文字與圖像的關係」、「敘事」、「風格」、「文本」等,都會成為研究的對象。此外,藝術評論或藝術批評的地位也不容忽視,藝術批評往往伴隨著藝術的發展,它反映了某特定時空下的藝術認知或看法,許多過去的藝術評論專文,甚至成為藝術史研究或引用的文獻材料。然而,由於藝術批評很難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學科知識,所以一直以來都被當成是藝術史學科中的一環。
綜合來說,藝術史學科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它與人們生活中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面向密切相關。藝術史學科不但將我們與過去的人類經驗相連結,還不斷與當今的文化現象相互回應,譬如性別、全球化、或大眾媒體與消費等各種議題,皆可被納入藝術史研究的範疇。可見藝術史依然不斷地伴隨人類文化向前發展,且滲透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也因此,認識藝術史,就好像是透過感性、視覺文化的世界,來理解或思考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及內涵,甚至可從文化面向反觀自身所處的位置。所以,如此豐富的藝術史,是個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發現與再發現的奇妙領域。

請問:1.要如何訂閱呢?2.是免費的嗎?
讚讚
您好
感謝您的支持!
若需訂閱文章,請按首頁右手邊的「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接收新文章通知。
「漫遊藝術史」不收取任何費用,請安心漫遊~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