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史上最暢銷的書籍,然而在中古世紀歐洲卻不是如此,最熱門的是時辰祈禱書這樣的祈禱指引書。時辰祈禱書顧名思義是告訴書的主人「何時該怎麼祈禱」的指導書,在十三至十六世紀間被大量的製作、印刷,成為了現代歐洲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稀有古籍。

《聖經》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史上最暢銷的書籍,然而在中古世紀歐洲卻不是如此,最熱門的是時辰祈禱書這樣的祈禱指引書。時辰祈禱書顧名思義是告訴書的主人「何時該怎麼祈禱」的指導書,在十三至十六世紀間被大量的製作、印刷,成為了現代歐洲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稀有古籍。
在觀看韓國原創劇集《魷魚遊戲》時,熟悉藝術史的觀眾很難不發現一幕設置三角餐桌的布景,和茱蒂•芝加哥《晚宴》的連結。劇中反覆出現的幾何造型,儼然成為該劇的代表符號。同樣的,幾何形體不僅充斥在《晚宴》裡,更是藝術家在創作生涯中,探究身體與性別框架的重要介質。
十字軍東征多被描述為血腥殘忍的侵略行為,但是在刻板印象中的燒殺擄掠下,仍然誕生了獨特的藝術作品──十字軍聖經。法國卡佩王朝的路易九世多次規畫及參與了十字軍東征,這些在後人看來殘酷的戰爭,卻也促成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摩根圖畫聖經也在這樣的脈絡下所誕生。
在古騰堡還未使用活版印刷術製作聖經、紙張尚未傳入、識字並未普及的中世紀歐洲,只有擁有書寫及閱讀特權的貴族以及神職人員有能力訂製書籍。手抄本的製作者也通常是接受過教育的修士及僧侶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是如何製作出一本圖文並茂的泥金裝飾手抄本的呢?
紐約中央公園矗立著一塊名為Umpire Rock的巨岩,是公園裡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這些大大小小的岩石露頭遍佈了整個紐約以至美國東北,看似尋常,實則挾帶了複雜訊息。探究這些石頭的身世,我們也許能一窺中央公園的歷史片段,並從中讀取公園地景裡,自然與人工交雜混同的痕跡。
在《上篇》談到的城市市容,似乎都要由高處俯瞰或通盤理解。然而,除了上帝視角,以人的經驗穿梭遊走,也是梳理市容的重要依據。奧地利建築師西特提到城市之美,應是一個愉快、溫暖、不雜亂,又有許多巧思和擺飾的空間。這種空間感,是通盤規劃下的康莊大道無法企及的。